她是上世纪40年代军人女儿,60年代军人妻子,80年代军人母亲,新时代战士的“兵奶奶”。她一生与“军”字结缘,以军情相伴,从青丝到白发,从芳华到古稀,她拥军爱兵的情怀从未改变,岁月的变迁让她和官兵的情意越来越浓,她就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贾美荣。
延续40余载的拥军情怀
在泰山脚下,贾美荣的拥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在漫长的拥军道路上,贾美荣把真情和爱心奉献给了一代代军人,用慈母般的博大胸怀教育和感化了一茬茬官兵。拥军让贾美荣原本平凡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贾美荣1948年9月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姐妹6人中5人是军嫂,全家12人参过军,与军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40余年来,贾美荣进军营作报告数百次,与1600多名官兵保持书信往来或电话联系,给部队官兵写了15600多封信,结缘1600多名“兵儿子”。她与战士们交心谈心,化解思想矛盾,在她的帮助下,先后有1000多人成了部队骨干,140余人考上军校、提干。她为数百位官兵介绍对象,其中有100多位喜结良缘。她连续28年到部队与“兵儿子”共度除夕夜,并拿出个人收入资助困难官兵。她开通了全国首条拥军服务热线、创建全国首支拥军妈妈队、开办全国首家拥军服务中心、开通全省首家个人拥军网站、拥军婚姻介绍所、拥军影社和拥军旅行社。在她的感召下,其家庭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以不同形式和方式拥军爱国,组成了强大的拥军团队,拥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爱国拥军的一股暖流经久不息。送演出、送文化、送健康……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到部队走访慰问。2023年春节,她又组织爱心团队到两家驻军单位送文艺节目。
贾美荣说,她早就把拥军爱兵当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融进了自己的血脉乃至生命。她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山东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省十佳兵妈妈、省模范军人家属、省“三八红旗手”、省模范军属、山东好人、感动泰安“十佳人物”、泰安市道德模范、泰安首届“十大女杰”,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007年,她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拥军模范代表参加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2年,贾美荣拥军妈妈队被山东省评为双拥社会化“十佳单位”……诸多荣耀印证着贾美荣真情拥军的高尚情怀。
真情汇聚慈善力量
为与官兵交流更便捷,已经68岁的贾美荣在小儿媳的帮助下学会了发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用微信。贾美荣说:“只要是有利于拥军的事情,不管多难我也要做下去。”数十年来,春节是贾美荣最忙的时候,从除夕到元宵节,她一刻不停地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以及信件等多种方式,与部队官兵联系联络,帮助做好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他们送去祝福,送去母爱,送去关怀。
为更好地做好拥军优属工作,2014年5月,泰安市首家拥军优属服务中心正式注册成立,贾美荣担任法人代表,这是以拥军优属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中心成立后,联系宁夏爱心人士出资在泰安落地“泰山之托·向日葵”资助项目,每年向30位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学生提供千余元资助,直至完成大学学业。1995年,驻泰部队某团自卫还击作战一级战斗英雄的孩子赵军不幸得了白血病,知道情况后,她动员家人拿出了家庭的部分积蓄,不仅经济上资助,还坚守在医院照顾病儿。2009年时,泰龙集团一名下岗职工的女儿不幸得了重病,贾美荣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带上衣服、书籍和营养品来到这名职工家中,当病人家人看到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来家看望病人,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2019年向生活困难老兵捐款1000元,2020年向所在社区捐赠1000元助力抗击疫情……
拥军路上薪火相传
“拥军和做公益是我们的家风。拥军拥属、助人为乐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贾美荣说。
“爱国拥军”在贾美荣的家庭不仅仅是口号,早就成为良好家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人热心,人人参与。她的老伴李务银是一位退役军人,多年来不仅支持拥军而且带头践行拥军事业,成为家庭拥军的好后勤、好帮手。大儿子李兵退役后为了拥军辞去了优越的工作,开办全国首家俊程拥军旅行社,免费为2000多位现役军人、退役军人、老功臣提供旅游、住宿。大儿媳徐华多年来一直支持丈夫拥军举动。女儿李玉从学生时期就跟随着贾美荣一块拥军,后来担任了泰安长虹拥军影社的经理,十多年免费为入伍新兵照第一张像、为军人照写真集,被评为“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女婿王新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小儿子李昕注册成立了泰安市春晖拥军素质教育研发中心,小儿媳段青梅在成了贾美荣智力拥军、文化拥军、网信拥军的好帮手,孙女李俊程、孙子李万钧、外孙女王雅纯都是拥军热心人……
谈起今后的打算,贾美荣希望拥军优属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能够带动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家加入到拥军队伍中,成为中国梦、强军梦的忠实践行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泰山有极顶,拥军无止境。”“我这辈子和拥军是分不开了。”在拥军爱国的道路上,贾美荣从没想过退缩和放弃,“爱国拥军的事,我一辈子也干不够,我要当好带头人,这是我永不退休的事业。”
(本报记者/马新存 李法明 特约通讯员/石念富)